《不寒而慄》


發生在《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的事情,一直困擾公眾的問題之一是那個「保密原則」;事實告訴人們,參加閉門會議者都有責任對會議中討論的事情,嚴守秘密。這也是一個嚴肅的法律制度下的核心價值。況且「保密」既不是香港大學獨有的模式,更是參與者個人的基本操守!
可是面對香港一些所謂自由民主人士,招遙過市的幌子下,這個基本原則已經蕩然無存!更遑論如何趁著這個機會,讓香港的公眾,以至普世的民眾明白、瞭解這個原則的初衷在於讓參與者暢所欲言,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看法與其他與會者分享。
要是沒有了這個保護機制,參與者知道他們的話語可以隨時公諸於世的話,試想還有誰可以在一些決策性的閉門會議上,真真正正地說出自己心裏的話?「絕對保密」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與會者暢所欲言,不會感情用事,尤其是當與會者自己相熟的朋友,成為了閉門會議討論的對象的時候,這個與會者仍然可以隱惡揚善;這樣的閉門會議才有意義!
也是這個原因,長久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把這種閉門會議,開會時必須保密的守則,用文字規限所有參加者必須遵守。然而一些飽學之士,包括部份擁有法律訓練的議員,竟然認同洩密者可以憑他的個人記憶,公開憶述會議中討論內容。這些終日批評政治不應干涉學術的政客,他們的雙重標準,令人不寒而慄。
prof_t_chiu@yahoo.com
述法樓隨筆
趙佐榮

Read More

生命的內涵
「在平淡的歲月中,堅持所認定的生活方式;在平庸的角色裡,散發著獨特而可愛的氣味;在無人注目的旅途上,靜靜地讓別人活得輕省。這就是『生命』。
懂得內疚,勇於認錯;自覺虧欠,心中有愧;甘被置於狹缝,默然自我制約;擁抱一己的限制,熱愛生命的束縛。這就是『生命的內涵』。」
以上節錄自二零一五年度,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陳偉光開學禮的演詞。陳院長說:「我的願望是,每一個來到大學這一站的年青人,都願意開展這一種生命的旅程;每一個崇基的同學,都懂得羡慕這一種生命的內涵。」
對於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他的話可以說是我們這一代同齡人的心聲。比方,如何可「在無人注目的旅途上,靜靜地讓別人活得輕省?」在今天已經撕裂的香港社會。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更有那麽一小撮人,偏偏我行我素,不但不讓別人活得輕省,而且事事挑剔。
更有一些激進份子辯稱這種行為才是生命的內涵。當前香港社會的反智行為,認為參與會議的代表,可以不遵守保密原則,透過媒體公開會議內容,個別擁有律師資格的議員,竟然認為這是一種高風亮節的行為。這些擁有多年從事法律工作經驗的人,他們能不清楚「保密」在法律所佔的位置?為了甚麽,可以如此丢棄這個法律專業的核心原素?

述法樓随筆
趙佐榮

Read More

半版廣告

2015年6月3日,澳洲星半版廣告
2015年6月3日,澳洲星島日報第五頁的一個半版廣告,廣告以特大號的中文字公告周知:「亂丢垃圾!你知道這是不對的。」除了這大字標題以外,版面的右邊,還有一段字款比較少的文字如是說:「如何處理自己的垃圾,很能說明你的為人。勿亂丢垃圾,投入垃圾筒裡。」
右下角有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的標誌,非常清晰地告訴公眾,這是政府的一個公共教育宣傳廣告。最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是廣告內的人物,一男一女兩個人,女子看似華裔,手中的垃圾正要落在地上,男的眼睛則正在注視著那女子手上丢掉的垃圾。從男士的面型和樣貌來看,他是非華裔的可能性很大。
加上這個中文廣告的讀者對像以懂得中文的華裔為主,它的目的除了提醒能看中文的讀者以外,是否也提醒大家,過去那麽多年以來,我們從來沒有從英文報章上,看到這樣的廣告。即便是中文報章,記憶中也好像沒有見過這樣的廣告。
再仔細看看中文字的內容,整個廣告的中文字,除了最後一個「里」字是簡體字,相等於繁體的「裡」字。除此以外,整個廣告的文字,使用的都是繁體字。這個廣告針對的對象,是澳洲當下哪一個華裔群體?毋須深究!
但是這個廣告傳遞的信息,已經清楚地告訴大家,政府已經向垃圾蟲發出了警告。情況有點像二、三十年前的香港。那年代的《清潔香港運動》最終有了一定的成效。心水清的朋友告訴我,這個廣告有點種族歧視。您認為呢?
prof t chir@yahoo.com
述汉樓随筆
趙佐榮日報第五頁的一個半版廣告,廣告以特大號的中文字公告周知:「亂丢垃圾!你知道這是不對的。」除了這大字標題以外,版面的右邊,還有一段字款比較少的文字如是說:「如何處理自己的垃圾,很能說明你的為人。勿亂丢垃圾,投入垃圾筒裡。」
右下角有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的標誌,非常清晰地告訴公眾,這是政府的一個公共教育宣傳廣告。最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是廣告內的人物,一男一女兩個人,女子看似華裔,手中的垃圾正要落在地上,男的眼睛則正在注視著那女子手上丢掉的垃圾。從男士的面型和樣貌來看,他是非華裔的可能性很大。
加上這個中文廣告的讀者對像以懂得中文的華裔為主,它的目的除了提醒能看中文的讀者以外,是否也提醒大家,過去那麽多年以來,我們從來沒有從英文報章上,看到這樣的廣告。即便是中文報章,記憶中也好像沒有見過這樣的廣告。
再仔細看看中文字的內容,整個廣告的中文字,除了最後一個「里」字是簡體字,相等於繁體的「裡」字。除此以外,整個廣告的文字,使用的都是繁體字。這個廣告針對的對象,是澳洲當下哪一個華裔群體?毋須深究!
但是這個廣告傳遞的信息,已經清楚地告訴大家,政府已經向垃圾蟲發出了警告。情況有點像二、三十年前的香港。那年代的《清潔香港運動》最終有了一定的成效。心水清的朋友告訴我,這個廣告有點種族歧視。您認為呢?

述法樓隨筆
趙佐榮

Read More

《補習記》


香港公共交通發達,巴士路線遍佈港、九新界各地,乘客數以萬計,也是這個原因,廣告商視巴士廣告為招攬生意的最佳途徑之一。今天的香港,最流行的巴士廣告,竟是宣傳某幾個補習學連鎖店的强項。宣傳的焦點又刻意吹捧某某是甚麽學科的名師,某人是某一個高考課程的甚麽天王,甚麽神之類。
這些廣告圖像傳遞給公眾的信息,無疑告訴大家今天香港教育的畸型現象:無論是正統的中、小學校、以至私立學校的外牆四周當眼處,大都不乏宣傳該校學生在公開考試中取得如何卓越的成績,在運動場上又如何勝人一籌等的大幅横額。
比對前述張貼於巴士車廂外的一幅幅人像宣傳圖片來說,這些懸掛在學校臨街當眼處的大幅横額,都給巴士廣告的内容比下去。如果那些照片中的男女,没圖文並茂,公眾還以為是某個電影、電視機構的海報,宣傳某個演員、明星之類的劇目。
究竟是甚麽原因,令香港的補習社能夠獲得股民支持,順利在証券市場上市?同時又令家長們深信,他們的子女有必要在每天放學後,再跑到這些補習社上課,得到這些額外的學習?
據說這些補習社深諳考試的竅門,傳授給學生的是考試之道,從而取得優異成績。然而,考試成績優異是否表示學生已經學懂,並且完全掌握了知識?抑或只是製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考試機械人?他日上大學,只懂坐著抄筆記,然後待老師把知識灌輸給他們?
以上數個問題,相信關心香港下一代教育的人都會存疑,這些問題又能否在短時間内得到解決呢?大家心裹有數!
述法樓隨筆
趙佐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