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佐荣
日期:2024年11月10日
各位朋友
我在2024年11月5日在《香港析色識》(HKABC)上载了一个视频,用拉杂谈的方式,分享了最近与香港和珠海朋友圈闲聊的结果, 大家都觉得当前祖国的高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
回望过去,我们这一群大半生工作跌宕起伏的五六十后,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从一穷二白,到今天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实在幸福无比!
祖国今天的成就,恰好与我们看了一些在香港贫民窟中成长的孩子们, 他们凭着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的毅力和拼劲,最终成为全球一些知名跨国企业高管的写照!
当下我们忐忑不安的是看到了一些珠海公立高中出现了问题。老师并不把教育作为终生事业, 对学生学习进度漠不关心, 上课时照本宣科。 下课后匆匆离开,学生根本找不到老师解答课堂上的疑难问题。 个别课程更涵盖了不切实际的范围, 与学生将来如何立足社会格格不入!
學校本來就是一個教学相長,乐也融融的天地,我们不禁要问:這些出了問題的公立中學是否有必要每天安排冗长的学习时间? 有些课程是否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比方,通过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互动期间,激发学生对个别问题的兴趣,藉此培养他们课余珍惜光陰,自动自觉上网查找答案,从而达到学生积极继续学习,自我增值的效果!
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但是也不能忽略見微知著的提醒!其实上述那些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情况,几乎与澳大利亚一些公立中学一模一样。 个别的公立中学更以数学老师求过于供为借口,竟然容许英语表达能力差劲,课堂上词不达意的现代南郭先生继续在课堂上误人子弟!
更令人无法释怀的是:即使这些滥竽充数的中澳两国现代南郭先生拥高学历, 他们对教学一窍不通, 无法指望他们可以符合教育系统内对老师的尽责要求,必须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可以在家长与学校的定期会面中, 有实质的內容与每一个家长的交流。 让家长可以配学校, 共同培育他们的子弟。 当下都在敷衍失职氛围下成了泡影!
回望我们在香港成长的那个年代, 每一个家庭有五个以上的孩子都是非常普遍的。 加上战后生活困难,我的同龄人十居其九都在贫困的家庭中长大, 父母为糊口早出晚归, 日常家务都会由家中最大的孩子照顾弟妹。 在内地不熟悉香港的朋友们可能会问: 我们这些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们, 如何可以在港英管治的年代脱颖而出? 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非常简单, 引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创办人之一,钱穆先生创作的新亚校歌歌词中的名句: “艰苦我奋进,困乏我多情!” 当年香港有不少好像钱穆先生那样的知识分子,在大陆解放后前往香港定居, 他们之中不乏诲人不倦鞠躬尽瘁的老师。 这些老师给我们启蒙、授业、解惑, 无微不至的耳提面命,言教身教、 激励我们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终生受用不尽!
今天的我有幸仍然可以与健在的老师和昔日同窗们聚聚,闲话家国大事。 亦师亦友的情谊都是那些年,老师对大家不离不弃的关爱凝聚下来的!能不感恩每次聚会的温馨和甜蜜的幸福感?
衷心祝愿祖国负责关注教育素质的朋友们, 能够对我们看到的问题深入调查, 让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每一个都像我们当年那样, 可以在春风化雨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在终生委身教育的良师们的薰陶下, 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