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文脉·珠海的路】南海石锚

宝镜湾岩画充满神秘的色彩。

四千多岁的宝镜湾大坪石岩画,凿刻的是,一艘大船满载而归,几十先民围着船载歌载舞;而三千五百多岁的藏宝洞东壁岩画,更有两艘海船并驾齐驱。宝镜湾岩画很复杂,但船的图案没有争议。中国的岩画,主要是三种状态——贺兰山的狩猎、游牧,广西花山的铜鼓文化,还有宝镜湾的中国早期海洋文化。中华文明溯源,能够忽略宝镜湾吗?宝镜湾遗址曾四次发掘,近千件石网坠,还有一个完整的四千多岁的石锚,足以奠定宝镜湾的考古地位。

谁都意想不到,发掘珠海高栏岛宝镜湾遗址时竟在文化层中出土一件大石锚,它由花岗岩质的椭圆形砾石加工而成,长径33厘米,短径27厘米,厚13厘米,重18.5千克,沿着短轴外部凿出一周用于系绑藤绳的凹槽,凹槽宽2.5厘米,深0.5至1.1厘米。这一下子就把省、港、澳的考古力量都调动起来了。

 珠海博物馆《海洋纪事》展出的第一件文物是重达18.5公斤的石锚 受访者供图

锚,古称碇,又作“矴”或“磸”,作为船舶最早的停泊工具,在最初的选材上,很可能就是绳索捆缚或竹编网兜内装着圆形石球,或仅仅只是一块穿孔大石头,依靠石头自身的重量与水底底质形成的摩擦力,以与风力及水流对船只所形成的推力相平衡,即所谓“系石为碇”。每当开船时,将石头提起,称为“启碇”,船只将要停泊时,将石头放至水底,则称“下碇”。

从“系石为碇”到“木爪石碇”,是以木、石为主要原料。其中“木爪石碇”是将雕凿为条形的“碇石”与木结构的“爪”箍扎合成,使“碇石”在水底翻转中起到锚爪的作用。南海一号出水石碇正是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实物见证。

在碇和锚过渡阶段的代表性文物,首推南海一号的碇。2007年,考古工作人员清理“南海一号”凝结物时,打捞出水一块长3.1米的花岗岩材质菱形石条,在石条中间部位有凹槽,同时中间宽厚、两端渐缩,经清理确认该石条为宋代碇石。就“南海一号”的船型及船载陶瓷判断,这应该是一艘从泉州港出发,前往东南亚或西亚进行海外贸易的福船型海船,而这碇石显然也应为当地所雕凿。

宝镜湾出土的这件石锚,把中国航海三个阶段全部勾连起来了!第二阶段,正是南海一号的碇,做代表;第三阶段,就是铁锚,大家都见过。用铁制成,一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带倒钩的爪,另一端用铁链连到船上,抛到水底或岸边,用来稳定船舶。而宝镜湾出土石锚,恰恰就是第一阶段的代表。

出土这么大又这么重的一件石锚在南中国海北部地区还是首次。注意,是出土,不是采集,有文化层佐证——新石器时代晚期。挖,继续挖,看看有没有兄弟姐妹。考古,需要极大的耐心,一期一期地挖,一块一块碎陶片重拼,一块一块大石头小石头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

接下来就要找找这一件石锚的兄弟姐妹以及它在环太平洋史前考古中的地位。近二三十年来,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各种石坠发现不少,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石网坠就多达近千件。据考古学资料分析,1到2千克左右的石坠,可作为捕捉沙丁鱼的渔网坠,7千克左右的石坠可作为捕捉文鰩飞鱼的渔网坠。10千克以上的石坠应该可以两三个捆绑使用,其实就是石锚。太平洋西岸发现巨型石坠的报道并不多。日本本州关东以北地区出土有特色的T字沟石锚,南部九州环沟石锚与南中国海北部地区同类器物较相似。

珠海和香港出土的史前石锚,比在美国出土的中国石锚早一两千年,形制也更为原始,表现出早期石锚的特点。外形凿成椭圆形,表面加工粗糙,没有钻孔,只是腰部凿出一道用于系藤索的深槽。但是,它的发现,证明距今4000年前的南越先民已掌握和使用石锚这一泊船技术,这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珠海博物馆基本陈列《海洋纪事》之《岛民遗风》打头阵的文物就是宝镜湾遗址出土的这一件石锚。

文 | 周运清